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3月, 2020的文章

[開箱] Sony WF-1000XM3 真無線耳機王者之一到手啦 (內有Airpods Pro比較)

馬上又來一個開箱文啦 都是因為有乾爹大力贊助 之後還會有其他的唷 敬請期待 又是一個Sony的耳機 而且還又是真無線,超級沒創意 但是先別急著走開 這次等級提升了,還可以搭配他自己的App 打開的內容物是他的耳機本體 很有質感的充電盒 還有一組海綿耳塞跟矽膠耳塞   竟然有配海綿耳塞真不賴 畢竟也是買了頂級的產品了 這點小配件跟著送上去就會讓人覺得誠意滿滿 我好像聽說過有些品牌這點就做的很糟糕 例如買了破四萬的產品 卻連個快速充電頭都不給 不過我印象有點模糊,忘記是哪家了 以後想起來再跟大家分享 然後還有附Type-C的充電 看到這個真的是我開箱最嚇死我的地方了 應該是小弟我孤陋寡聞 之前跟現在的無線耳機 尾牙抽獎的、跟前一篇也是Sony的真無線 全部micro USB 還以為Type-C目前只活在手機跟電腦的部分而已 希望有朝一日我真的只要有Type-C就可以搞定生活所需 為了這次開箱 我的乾爹還讓我帶走試用兩天 之前覺得真無線很方便的點就是 要收的時候可以收在小盒 拿出來戴上去就直接可放音樂不用特別連線 但是! 在最近這個病毒流行的時代 原本耳朵上已經有眼鏡了 加上口罩後已經很麻煩了 如果為了聽音樂 耳朵上又是一個麻煩 真無線這時候就不必煩惱 「阿 我這次是先戴耳機才戴口罩」 然後再把纏在一起的線好好解開 這就是真無線偉大之處阿 來介紹這個耳機本身 他分有三種模式 環境音、環境音Off、降噪 環境音就是讓你騎機車的時候可以同時聽音樂 又很老實的注意周遭環境 環境音Off基本上就是什麼特殊的東西都沒有 降噪就是主動降噪 之前的耳機開箱有針對這些特別闡述一下 請參考 => [開箱] Sony WF-SP700N 好便宜的運動藍芽耳機  講到這裡我要講個故事 當我乾爹問說「最近有什麼好的真無線降噪耳機推薦阿?」 我就反問「你有什麼好降噪,通勤都是用機車, 沒搭捷運公車火車飛機的男人,用什麼主動降噪?」 「騎車戴阿」 「騎車戴危險啊」 「為什麼危險」 「你要注意周遭的車阿,有人叭你你沒聽到怎麼辦?」  「走好自己的幹嘛需要聽別人的聲音?」 其實這句話我覺得有點道理 但是這個

[開箱] Zepp Soccer - 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運動感測器

2014的世界盃 我被朋友帶入足球的世界 之後對足球的興趣也越來越濃厚 身為一個熱衷(但很弱)的足球愛好者 因緣際會被朋友丟了一個網站 仔細研究了官方網站和Amazon的評價之後 下定決心花了點錢買下這個小玩具 這可是可以記錄自己踢球 各項資料的感測器欸 通常足球聯賽場上會規定不能戴手錶 所以在場上就不能用我已經用很久的Garmin紀錄數據 並且Garmin也不是專為足球設計的 這個專為足球設計的感測器一定更能帶給我什麼有趣的數據 但是買這個東西也是經過一波三折 因為美國買這個比較便宜 剛好也有朋友在美國可以幫忙帶回來 結果聖誕假期回來的朋友竟然把這個玩具忘在美國的家 於是我又只好癡癡的等新玩具經過跨國貨運系統寄到 玩具到了台灣的時候已經是過年期間了 就是個我們球隊沒有練習的期間 接著幾個禮拜的練習時間也都一直下雨 一直到了2月中才終於踢到球 才能夠試試看這個新玩具 盒子打開裡面有兩個size的專用腿套 裡面有一個小口袋可以放感應器 使用這個新玩具的時候 就跟Garmin一樣 有個專屬的App 進到App以後 可以配對你的感應器 配對完畢之後就可以準備開始使用了 有三種模式:Practice, Quick Game, Team Game 目前只有使用過Quick Game跟Practice Team Game要設定比賽時程之類的 好像是如果有很多人都有用這個產品的時候會比較方便 所以我目前就沒有用這個模式了 要幫感應器充電的時候是用USB 還算方便 其實耗電量不大可以久久充一次 阿明明2月中就試用了 為什麼開箱文現在才發? 這個產品要能有完整的體驗 其實是要有人在場下幫忙錄影加上標記事件 例如我在場上踢球 場下的人就要盯著我看 如果我踢到球、防守、或是嘗試射門 場下的人就趕快對著App標記 因此等到最近真正有比賽和好心的女友以後 我才能看到到底有什麼比賽完的數據寫完整的使用心得 以下是我的數據 可以知道上場的60分鐘裡面你到底有多少時間在混 然後上面Goal Conversion Rate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