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20的文章

[開箱] 無限上班/追劇/打電動的好幫手 - Standway電動升降桌

  身為一個坐辦公室的上班族 常常坐在桌前一個不小心就是幾個小時 一個姿勢維持久了對身體的負擔也是滿大的 加上現在保健意識抬頭 大家對於身體是更照顧了 因此,升降桌的品牌跟種類也是生生不息(?) 而升降桌對於現代辦公室族群來說也應該是個標準配備了

[開箱] 2萬有找的相機 - Pixel 5 上手微心得

    三年前,在我買Pixel 2的時候 心中就設定要讓這支手機撐至少三年  身為我人生中第一支旗艦手機他算是讓我相當滿意 現在來細數他一件件豐功偉業  

[開箱] 快速恢復活力的好幫手-Unix氣壓式按摩機

身為一個臭酸肥宅 跑個幾步就氣喘吁吁是正常的事情 但如果想要讓體力變更好 當然要有投資 於是各位 我在此推薦 請去跑步練身體 擺脫臭酸肥宅形象就是要靠自己啦!! 離開臭酸肥宅的話題 這次的開箱 看名字根本不知道是什麼玩意 簡單來說可以想像是一個量血壓的機器 但是罩住你的雙腿 這樣有什麼用呢 簡單來說就是促進你的淋巴循環 國中生物有學到 循環系統分為心血管系統和淋巴系統 沒錯!! 就是那個淋巴 安排出遊的時候 如果有連續幾天都需要長時間的走路 那晚上回到飯店的時候可能會抬腳 這也就是為了促進淋巴循環 抬腳能讓雙腿高過於心臟 組織液等等的東西可以更容易回流 算是加強代謝的一個方法(?) 久站久坐的人 可能會因為組織液回不了家 造成水腫 促進淋巴循環也可能有幫助 但是這些太專業的我不懂所以不多說了 反正以我而言 買這台機器 就是為了在跑步或是踢球之後 能夠快速(且偷懶)的放鬆 提高恢復速度 就不用因為前一天運動完很累 隔天要整天當個廢人 心裡想耍廢還是沒辦法就是了 而且它又比抬腿還要有效率 只消一張魔法小卡 (沒錯我現在要破產了,找我出去玩記得請客) 就可以完成的事情 何樂而不為? 如果有運動快速恢復,或是消水腫的需求 我建議是先試用以後覺得有效果再動手 有些地方可以付費試用這個機器 但可能要自己找 我自己也是試用以後才下手的 良心建議一下 這個東西有夠貴的 我猜想很有可能是因為Unix作業系統有著作權的爭議吧 下手前必須要好好想清楚 箱子內附有 機器 氣壓腿套 遙控器 說明書 可以隨身攜帶的袋子 腳底折磨板(我實在不知道怎麼稱呼他) 使用方法有夠簡單 1. 機器插電 2. 把腿套的管子接上機器 3. 穿好腿套 4. 按開關、調模式 5. 躺好享受 他有分成三種模式、四種力道 腿套分成四段 第一段在腳底,二、三、四段就慢慢上來直到大腿 A模式是把第一段充氣後放掉 再繼續第二段、第三段... B模式是把第一段充氣後 充第二段、第三段...,最後全部一起放掉 C模式是一起充氣,一起放掉 我個人是比較喜歡B、C 比較有把組織液壓回來的想像 看這個感覺真的很有回流的Feel 用完的最立即感想是 很想睡覺! 所以我非常建議睡覺前使用 就直接在床上躺著用 一邊用的時候一邊看手機或是書 十分鐘後就是一個要睡覺的模樣 還有因為腿套很熱 在最近的天氣狀況下 還是先開冷氣以後再使用比較舒適

[心得] 飛鏢介紹-給飛鏢初學者的一些分享

打飛鏢這件事 大家的第一印象可能是在夜市裡面的射水球、氣球之類的 但是小時候我們家去夜市的時候不太會玩這種 BB槍、彈珠檯什麼的也都不會 長大後自己有一點小錢可以玩的時候也早就對這些沒有興趣了 重新接觸飛鏢的時候 就已經大概一兩年前 朋友從迪卡儂買了600的鏢靶 上面也有附兩組飛鏢給人玩玩 那時候就有偶爾去丟丟飛鏢 但後來又不太玩了 在兩個月前 在同事的贊助、主管的同意下 自己也買了迪卡儂鏢靶掛在辦公室 每到中午吃完飯主管和同事們就會一起丟丟 沒錯!幸福企業要自己創造! 沒想到在辦公室裝上鏢靶後就是一條不歸路了 可能因為我們使用量有點大 附送的鏢桿在兩個禮拜前碎裂 隨即就想要買新的飛鏢 在專賣店的網站上找了很久 看了琳瑯滿目的飛鏢都覺得看不懂 於是我們就在自己能接受的價格區間 看著圖片挑了自己中意的外型 直接盲狙了自己的飛鏢 *盲狙: 不經過試用就直接買 於是我們辦公室每個人都各自去買了自己的一組鏢 以後大家都有自己的一套武器 並且還有取名! 就像小時候的卡通一樣 在使出絕招前要呼喊自己的武器與招式名稱 從此我們(只有我)就會有類似的中二發言 「想要嘗嘗赤山貓的厲害嗎」 「看樣子有必要讓赤山貓來剉剉你的銳氣」 拿到赤山貓後的幾天就發現原廠附的鏢桿也有點裂痕 於是我又進入了挑選鏢桿跟鏢翼的境界 在專賣店的現場試用了幾種組合後 發現自己終究不過是個木手 *木手: 相對於聽不懂音樂是木耳的造詞 丟了幾種組合 感覺有差異 但不知道差在哪裡 或是對我打飛鏢的影響有什麼 於是這又是一個去專賣店挑外型的行程 不過到飛鏢實體專賣店還是有很多好處 1. 會有專業的選手講解各種組合可能會有的特性 2. 大家都是來打飛鏢的(不然呢?),氣氛很認真 3. 可以現場看東西好不好看(最重要一點) 4. 可以知道自己到底多爛,隨便一個路人都準的嚇嚇叫 到這裡差不多該替有興趣嘗試的人介紹一下了 以下建議只對超級新手有意義 已經有自己的飛鏢的人可能沒有幫助 飛鏢又分軟式跟硬式的 軟式的頭是塑膠做的 硬式的是用金屬 因為頭不一樣,所以鏢靶也有分軟硬 軟式近看有很多洞 飛鏢頭就是插在這些洞上 硬式是用一些類似軟木塞(?)之類的東西做的 台灣好像是比較流行軟式 在外面機台基本上都是軟式 但是鏢頭是可以換的 所以要轉換跑道應該也只要適應一下就好 如果家裡(或辦公室)有一點點空間 投擲的距離要243公分 所以

[開箱] 桌面改造計畫的好幫手-Xergo EM33116

在開始之前,我先跟各位釐清一個觀念 宅男有分很多種 除了最一般的動畫模型電玩宅 還有 烤肉會自帶水壺的陽光宅男(明明就很環保) 只要是理工系男生就被講宅男的創業宅男(例如霓淨思創辦人) 既然有那麼多種宅男 當然也會有力求桌面整齊的宅男 就是我!!! 我不敢說我的桌面乾淨 但我敢說我是宅男!! 但至少希望要找東西的時候要知道在哪裡!! 因為我桌上要擺的東西有點多 以至於有點擁擠 又有點亂 想要找辦法解決這樣的問題 一開始的想法是把延長線貼在牆壁上 但不論是什麼品牌的膠帶 貼牆壁的那面都很黏 貼延長線的那面都不黏 以至於我的牆壁上留下了許多痕跡 總之 先來看看我的桌面 小小的地方擠得滿滿的 後面的線也都亂來(雖然這點我不在意) 延長線理想上要在牆上的但沒辦法只好掛在螢幕背面 檯燈後面的線也是悲劇 這是自製耳機架 還有個蛋黃哥躺在上面 這個是藏在左邊螢幕的背面 這次我就購入了兩個螢幕支架!! 至於為什麼選擇螢幕支架呢 讓我替自己找點理由 1.螢幕支架可以清出螢幕底下的空間 桌面的空間就相對變大 2.我還可以自由調整角度高度 雖然我原本的螢幕底座就可以讓螢幕旋轉還有加減調整角度 但是高度不夠高 而且如果要讓螢幕直著看的話 高度就連調都不能調了   至於為什麼不買一個有兩隻手的支架 如果要用兩隻手的他們的高度要一致 不然就是要花更多$$ 而且買兩組也代表之後要賣二手給別人比較方便 然後我稍微做了一下功課 我的吸收如下 支架有分懸臂式、氣壓式、彈簧式 懸臂式高度在調整(鎖螺絲)後是固定的 氣壓式跟彈簧式則可以自由調整高度 但是如果品質不好會比較有風險 例如支架撐不住螢幕直接掉下來之類的 我原本是瞄準氣壓或彈簧式的那種 理論上可以把螢幕拉到哪裡他就停在哪裡 但是因為氣壓跟彈簧式普遍比較貴 我看了看錢包君 覺得要調整高度自己在鎖螺絲就好 清空之後的桌面 左邊牆上那條黑色的就是我試用了各種貼牆的膠帶以後 還是沒辦法黏住延長線的遺骸 一個支架有兩個延伸臂+一個柱子(?)+一個頭 略過超簡單的組裝過程 用了神奇束線帶把延長線弄在牆上 完全體長這樣 其

[開箱] Sony WF-1000XM3 真無線耳機王者之一到手啦 (內有Airpods Pro比較)

馬上又來一個開箱文啦 都是因為有乾爹大力贊助 之後還會有其他的唷 敬請期待 又是一個Sony的耳機 而且還又是真無線,超級沒創意 但是先別急著走開 這次等級提升了,還可以搭配他自己的App 打開的內容物是他的耳機本體 很有質感的充電盒 還有一組海綿耳塞跟矽膠耳塞   竟然有配海綿耳塞真不賴 畢竟也是買了頂級的產品了 這點小配件跟著送上去就會讓人覺得誠意滿滿 我好像聽說過有些品牌這點就做的很糟糕 例如買了破四萬的產品 卻連個快速充電頭都不給 不過我印象有點模糊,忘記是哪家了 以後想起來再跟大家分享 然後還有附Type-C的充電 看到這個真的是我開箱最嚇死我的地方了 應該是小弟我孤陋寡聞 之前跟現在的無線耳機 尾牙抽獎的、跟前一篇也是Sony的真無線 全部micro USB 還以為Type-C目前只活在手機跟電腦的部分而已 希望有朝一日我真的只要有Type-C就可以搞定生活所需 為了這次開箱 我的乾爹還讓我帶走試用兩天 之前覺得真無線很方便的點就是 要收的時候可以收在小盒 拿出來戴上去就直接可放音樂不用特別連線 但是! 在最近這個病毒流行的時代 原本耳朵上已經有眼鏡了 加上口罩後已經很麻煩了 如果為了聽音樂 耳朵上又是一個麻煩 真無線這時候就不必煩惱 「阿 我這次是先戴耳機才戴口罩」 然後再把纏在一起的線好好解開 這就是真無線偉大之處阿 來介紹這個耳機本身 他分有三種模式 環境音、環境音Off、降噪 環境音就是讓你騎機車的時候可以同時聽音樂 又很老實的注意周遭環境 環境音Off基本上就是什麼特殊的東西都沒有 降噪就是主動降噪 之前的耳機開箱有針對這些特別闡述一下 請參考 => [開箱] Sony WF-SP700N 好便宜的運動藍芽耳機  講到這裡我要講個故事 當我乾爹問說「最近有什麼好的真無線降噪耳機推薦阿?」 我就反問「你有什麼好降噪,通勤都是用機車, 沒搭捷運公車火車飛機的男人,用什麼主動降噪?」 「騎車戴阿」 「騎車戴危險啊」 「為什麼危險」 「你要注意周遭的車阿,有人叭你你沒聽到怎麼辦?」  「走好自己的幹嘛需要聽別人的聲音?」 其實這句話我覺得有點道理 但是這個